结节悄无声息,可能藏匿于乳腺、甲状腺、肺部、肝脏等人体任何部位。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
今年4月,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发布《2022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对照《2015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139%,增幅最大,由癌谱第5位跃升至第2位,死亡率仍维持在极低水平。
甲状腺结节会不会癌变,是否都要“开一刀”?不少“恐癌”患者病急求医。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不必过度治疗,也不能置之不理。甲状腺癌也不等于‘懒癌’,要早诊早治。”省肿瘤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台州院区党委书记、介入与微创外科医学中心主任徐栋,多年深耕微创介入领域,在超声引导下,他以“针”代“刀”,为无数甲状腺疾病患者“无痕”消融肿瘤,并牵头制定射频消融治疗专家共识。
大咖名片
徐栋:浙江省肿瘤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党委书记、介入与微创外科医学中心主任
甲状腺结节九成以上为良性
正常碘摄入未增加甲状腺疾病发病率
近年来,随着高清超声检查普及率的提高,大部分以往发现不了的微小结节或肿块已难逃精密仪器的“火眼金睛”。门诊中,徐栋明显感觉到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
“从我们现有的检查数据来看,平均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查出甲状腺结节。”徐栋统计,“高龄并非甲状腺结节的高危因素,患者分布于各个年龄段,但80%集中在20岁到50岁,且女性比男性多。有个现象值得关注,90%以上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恶性仅占比5%到10%。”
根据《2022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中的数据显示,98.34%的甲状腺癌属于乳头状腺癌,且预后很好,但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仍忧心忡忡,希望手术切除杜绝后患。
“如果明确是良性结节,发生恶变的概率极低,不必过于焦虑。”徐栋科普,“通常直径在4厘米内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只要无症状可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患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和发音困难,短期内快速增大,影像学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侵犯周围组织等,最好及时入院检查。”
那么,哪些是甲状腺癌的潜在诱因呢?
“医学研究发现,甲亢和甲减可能导致甲状腺癌,出现长期激动、心慌、失眠或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以及新陈代谢过快或过慢等症状时,要尽早就医。”徐栋说,门诊中,有人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就把家里的加碘盐换成无碘盐,甚至再也不吃海产品,这么做并不科学:“临床研究发现,甲状腺结节与正常剂量的碘摄入没有直接关联,海产品等吃与不吃,发病率差异不大。”
省疾控中心曾完成一项《人群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相关疾病研究》课题,其中明确了我省人群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与碘摄入水平没有明显关系。江浙一带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主要是高清超声检查的推广与普及,以及遗传、环境、电离辐射、紧张情绪及饮食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
超声引导细针“烫”死肿瘤细胞
甲状腺手术迈入微创“无痕”时代
体检中,影像学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大部分患者通过颈部B超,发现了甲状腺结节的蛛丝马迹。
“超声方便、无辐射,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检查方法,准确率接近80%。”徐栋提到,由于超声做到了真正实时精确引导,还被搬上了手术台,打开了甲状腺疾病射频消融的新视界。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肿瘤原位精准灭活治疗技术,在超声、CT等影像技术的定位及引导下,医生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微波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促使局部组织热凝固坏死和变性,最终达到灭活软组织和肿瘤的目的。相比传统的‘切一刀’,患者的脖子上甚至看不到疤痕。”2016年,精准医学就被列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多年发展,肿瘤治疗已朝着微创“无痕”领域迈进。徐栋总结,如今,在相当一部分适应证病例中,甲状腺射频消融术甚至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媲美的效果。
最近,就有一名80多岁的高龄患者,在省肿瘤医院完成了甲状腺射频消融术。“刚入院时,老人脖子上的甲状腺肿瘤已经疯长至十厘米,他的气管被压迫,生命危在旦夕。”考虑老人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房颤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传统的全麻手术,徐栋便为他“订制”了分次的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减瘤术,“插入肿瘤的细针,像导弹一样精准摧毁目标,老人脖子上的压迫被迅速解除,其余的正常组织和功能都没有受到破坏。”
从临床数据来看,超过一半的患者经过射频消融术后,结节会在一年左右彻底消失。
“对符合手术适应证的甲状腺结节或低危的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就能解除病痛,提升生活质量。”但徐栋提醒,甲状腺高危乳头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患者或存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一般不适合进行射频消融术,需要医生专业评估后制定治疗方案。
有一种癌叫“绝对的不治之症”
高危人群要定期查一查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虽小,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医学技术的精进,也让医生思考如何既保留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结构和气管,又能完美切除病灶,达到根治性的效果。
“我也希望在术前就为患者进行精准诊断,排除结节为恶性的可能,避免部分患者因为切除甲状腺,面对余生都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局面。”为此,徐栋联合省内外多学科专家,围绕甲状腺结节微创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范,牵头制定了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在2018—2019年分别牵头制定了国内和国际热消融治疗领域指南共识等,填补了甲状腺疾病微创治疗领域空白。
“部分良性甲状腺结节或早期分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病情可能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内没有变化。尤其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低危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不必坚持‘开一刀’。”徐栋说,甲状腺肿瘤预后评估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病理类型,这是决定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二是肿瘤分期,三是看是否合并其它高危因素。
“有人把甲状腺癌称为‘懒癌’,其实这也有些片面,临床中部分患者手术后还是会存在部分比例的复发、转移,这和是否合并高复发风险因素息息相关。有一种少见病理类型中的甲状腺未分化癌尤其凶险,被称为‘绝对的不治之症’,平均生存期不到一年,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徐栋认为,从“防-筛-诊-治-康”的角度来看,肿瘤本身是可防、可治、可控的。日常要远离电离辐射,生活中应保持心情愉悦,做到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
每年体检,颈部B超也是必选项。目前国际上大多采用甲状腺结节影像学分类标准,如果颈部B超提示甲状腺结节分级在3类以下,大多倾向于良性,每年复查一次即可;分级4类及以上要怀疑有恶性可能,如果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建议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徐栋提醒,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存在时,除颈部B超检查外,最好定期抽血查一查甲状腺功能,看看是否存在亚甲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以免增加甲状腺癌的潜在患病风险。
大咖辟谣
问题1:甲状腺结节越小越安全,越大越危险。
徐栋: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小结节也并不代表不是恶性,也不代表不会发生转移,需要医生进行专业评估。我们现在将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癌简称为微小癌,对于恶性结节来说,有些病理类型即使形态很小,也可能已出现腺外侵犯或转移扩散,因此我们要及早进行评估或干预。
问题2:甲状腺癌多数是“懒癌”,甲状腺结节患者可以只观察不治疗。
徐栋:不正确。并非所有的甲状腺癌都是“懒癌”,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甲状腺未分化癌、髓样癌等病理类型,以及晚期出现远处转移的甲状腺癌,都要及早处理。治疗前我们需要进行专业评估,判断甲状腺癌属于哪种病理类型,不同的病理亚型、不同分期,处理策略各不相同。
问题3:查出甲状腺结节,就要远离碘盐和海产品。
徐栋:这个说法不准确,甲状腺结节与海产品没有必然联系,吃与不吃,发病率并没有显著差异。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沿海地区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可能略高,原因或与饮食、气候、心理、环境等相关,不能简单将甲状腺癌发病原因归咎于饮食因素。科学来说,碘摄入过多或过少对人体都不好,日常食用碘盐和海产品并不会明显增加碘摄入量,因此不必完全远离。
问题4:甲状腺结节切掉就万事大吉。
徐栋:切除结节并非万事大吉,我们要从两个角度考虑,首先我们治疗的目的是什么,其次结节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面对恶性肿瘤,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法,它都无法完全绝对避免复发、转移的可能,只是分化好的早期根治率高。即便是良性结节,手术切掉了一侧甲状腺,也不代表对侧不会长。大多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评估,看是否有必要切除,或是寻找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案,既能控制疾病又能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记者 柴悦颖